關于吃蛋類(以雞蛋為代表)的科普已經非常多了,剛剛發布的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》做了匯總,給出了非常全面的建議。對此,筆者也總結了一下吃雞蛋“十不要”:
1.不要丟棄蛋黃。因為蛋黃是不折不扣的營養寶庫,富含優質蛋白、單不飽和脂肪酸(油酸)、卵磷脂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,還含有鈣、鐵、鋅等營養素,其整體營養價值遠超蛋清,是蛋類營養的精髓。蛋黃中含有較多膽固醇,一個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達280多毫克,但不足為慮!吨袊用裆攀持改2016》和《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15》都取消了之前的飲食膽固醇限量(300毫克/天),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飲食膽固醇多一些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。
2.不要吃太多雞蛋。雖然一般人群每天吃1個或多個雞蛋不會導致心血管病或糖尿病風險增加。但像其他任何食物一樣,雞蛋雖好也不要吃太多。在其他食物(奶類、肉類和魚蝦)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,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》建議每周不要超過7個。當然,如果食譜中奶類、肉類和魚蝦攝入不足,可以多吃雞蛋代替一部分。
3.不要吃生雞蛋或喝生雞蛋清。生雞蛋清不容易消化,還含有不利于蛋白質和生物素(一種維生素)消化吸收的物質,再說也不衛生,容易受細菌污染。
4.不要煮過火或煎過火。煮雞蛋或煎雞蛋都是最常見的吃蛋方式,切記不要過火。煮蛋一般在水燒開后小火繼續煮5、6分鐘即可,煮時間過長會使蛋白質過分凝固,影響消化吸收。煎蛋時火不宜太大,時間不宜太長,否則雞蛋變硬變韌,影響消化吸收。
5. 不要在室溫下存放雞蛋。雞蛋在室溫下(20℃~30℃)存放一天,相當于在冰箱放一周,所以雞蛋應該冷藏。購買雞蛋時要看標簽,一周以內的雞蛋品質最好。
6. 不要用雞蛋代替補鐵。雞蛋黃中鐵含量堪稱豐富,但很難吸收,因為蛋黃中一種叫做“卵黃高磷蛋白”的物質抑制鐵吸收,蛋黃中鐵的吸收率只有3%。所以蛋黃并不是嬰兒添加輔食時的首選。
7.不要在乎雞蛋是紅皮還是白皮。雞蛋皮顏色是一種“卟啉”物質,與雞的品種(遺傳)有關,與營養價值毫無關系。有檢測數據表明,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在營養成分方面各有千秋。選購雞蛋時,無須在意紅皮還是白皮。
8.不要迷信“土雞蛋”。土雞是指散養的,沒有專門飼料,主要以蟲子、蔬菜和野草為食物的雞。很多人都覺得“土雞蛋”應該比養雞場里圈養的、吃飼料的“洋雞蛋”更好,但檢測數據并不支持這種推測。比較而言,土雞蛋的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膽固醇、鈣、鋅、銅、錳含量略多一些,而脂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2、煙酸、硒等略少一些,其他營養素差別不大。
9. 不要相信雞蛋與豆漿相克的傳言。大豆中的確含有不利于蛋白質消化吸收的物質,但只要豆漿經過充分煮開,這種物質就被破壞,不會再抑制蛋白質消化吸收。即便這種物質沒有被破壞,那也不是專門針對雞蛋,而是影響所有食物蛋白質,包括豆漿本身含有的蛋白質。
10. 不要忽視兒童雞蛋過敏。一項針對中國3~12歲兒童的研究表明,8.4%的兒童有食物過敏,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數最多,占所有過敏人群的一半以上,其他常見的致敏食物還有牛奶、海鮮、魚等。雞蛋過敏的人要注意看加工食品標簽,有時上面會提醒含有雞蛋或其他致敏食物。
(作者系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)
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在海峽食品安全網未注明來源或標注“海峽食品安全網版權所有”的所有內容,版權均屬海峽食品安全網,未經海峽食品安全網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者以其它方式使用。經海峽食品安全網授權使用內容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海峽食品安全網!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海峽食品安全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二、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的媒體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海峽食品安全網認同其立場、觀點、結論及其真實性等方面負責。
三、授權轉載海峽食品安全網的內容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的,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它相關法規規定,不得侵犯海峽食品安全網相關權利人的權利。
四、海峽食品安全網特別聲明,如有版權、作品內容及其它方面事宜需要聯系的,請在15日內進行。
海峽食品安全網聯系電話:0591-87293628 商務合作QQ: 723442747
E-mail:cfqn12315@163.com 法律顧問 :福建建達律師事務所 邱建濤律師 修敬陽律師
海峽食品安全網@2007-2021 版權所有
閩ICP備07076476號